致力于产品质量,共筑安全生产
YK618报警器用来探测一氧化碳气体泄漏。探测器的基本检测原理是随着气体浓度增加,燃料电池型传感器工作极和对极上发生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电荷
形成电流,产生的电流大小和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并遵循法拉第定律。通过运算放大电路将传感器产生电流随浓度变化转换成电压随浓度变化,将该电压和探测器的
处理器设定的报警值的电压值比较,如超过设定的电压值则输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
主要组成部分
直流稳压电源
燃料电池型传感器
进口微控制器
语音播放
信号放大和采集
主要特点
采用进口处理器。
高精度、高灵敏度
线性范围宽
抗干扰性强
优异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传感器开路、短路故障自检。
中文语音提示。
报警控制信号输出驱动机械手关闭阀门
应用
把报警器安装在卧室和生活区域附近或您认为一氧化碳有可能会泄漏的地方,建议在多层式楼房的每一层都要安装,选择位置时,要保证在每一个睡觉的地方您都能听到报声。
安装位置
一氧化碳稍微较空气轻,但是相差很小,所以相对于空气分层不会太严密。故而将报警器安装在低于天花板0. 3-1m处,距离气源半径1. 5m的位置
安装方法
首先确定好安装位置固定挂墙钉,将报警器安装口对准挂墙钉放入后接上电源探测器开始正常工作。
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220V ±15%
传感器:电化学
报警设定值:150X10
待机电流: <11mA
响应时间:< 30S
恢复时间:< 30S
声音分贝:大于80dB小于110dB
工作湿度:≤95%RH
工作温度:0℃ - 55℃
储存温度:-25℃ - 55℃
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类型:脉冲型
产品使用寿命:3年
产品尺寸:L141mm×W73mm×H41mm
安装尺寸:L200mm×W120mm×H50mm
适用压强:86kPa~106kPa( 101kPa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强)
适用气体:一氧化碳(CO)
功能说明
当探测器处于预热模式时,三个指示灯同时闪烁。
绿 色:工作指示灯;当探测器处于监测状态时绿色指示灯常亮。
黄 色:故障指示灯;探测器处于故障模式时,黄色指示灯闪烁,并且每5S播 放一次“探测器故障”语音提示报警器中传感器发生故障,正常时黄色指示灯熄灭。
红 色:报警指示灯;探测器处于报警模式时,红色指示灯闪烁,并且播放“请注意,一氧化碳泄露.. .” 语音提示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正常时红色指示灯熄灭。
监测模式时按自检按键三个指示灯同时闪烁,并且播放“呜 呜…功能测正常”语音提示探测器功能正常,声音播放完成后恢复侦测模式。
测试注意事项
对报警器测试时需等待报警器进入侦测模式时方可进行测试。
避免气体直接喷向报警器内部传感器,可能导致传感器损坏。
使用注意事项
本产品内含精密元器件 ,在运输 ,安装过程中不得猛烈撞击或敲打,否则可能引起探测器不工作 。
本产品用于一氧化碳 气体的探测 ,不能用于燃气、氢气 灯其他气体 。
经常观测探测器的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探测器内设自动检测功能,若传感器故障,黄色指示。出现上灯一直闪每5秒播放一次 “ 探测器故障 ” 语音述情况请与供应商联系,不得自行拆卸。
本产品需要定期维护,每月一次去除探测器表面灰尘,保证进气孔通畅;每半年请专业人士测试 一次 ,发现失效 ,请尽快维修或更换。
不要用清洁剂或溶剂擦试探测器,因为化学物质可能短暂或永远的污染传感器。
避免在探测器周围喷洒空气清新剂、发 胶、油漆等气雾剂 。
自检按键的特殊用途
1、在按住自检按键上电时,绿色和红色指示灯闪烁提示,一段时间后程序将清除原来的零点值,重新选择当环境的值作为零点值。
2、探测器发生报警时按下自检按键,探测器进入静音模式,此时关闭报警声音10分钟,十分钟后或者浓度恢复后重新报警将恢复报警音播放。
3、上电10秒内长按自检按键5秒为公司内部操作,用户禁止操作。
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GB 15322. 5-2003
一氧化碳知识
一氧化碳有剧毒,常产生于生活中家用煤气、煤炉、封闭的车内和车库、地下室。一氧化碳极气体无色、无臭、无刺激性,且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而在有条件时,可用CO报警器,防止生活性CO中毒事故的发生。
产品保修细则
本产品免费保修一年,在保修期间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本公司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但如不在免费保修范围或超过免费保修期的实行有偿维修或替换。
委托维修时,请持本手册及发票去就近维修点办理维修
在保修期间,下列情况不属于免费保修和承担责任的范围:
1) 由于没有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使用,或安装在不适当的地方造成的故障或损伤;
2) 由于跌落或碰撞造成的故障;
3) 由于水灾、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电压异常等其他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
4) 非本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
5) 未经本公司同意,私自进行拆装、维修的产品。